自贸区研究院简报
第4期 2019年11月11日
探讨中的政策建议汇总
烟台GDP在山东省位于在济南和青岛之后的第三位,最好的策略是跟进策略加特色运营,即青岛和济南有的优惠政策一定要跟进,更要盯紧上海自贸区的开放政策变化,同时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特色来创新制度改革,也可以理解为自贸港区的定位,中韩自贸区的政策也是必要的。
一、促进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和价值链提升
为自贸区建设奠定扎实的产业基础。具体的推进措施,除了用好目前国家给予的财税政策外,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来培育产业发展,加大自贸园区内制造业的招商力度。烟台自贸片区内有工业企业近3000家,已形成了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以及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根据烟台的特色资源和区域优势,用好自贸区现有的财税优惠政策,建立产业基金、培育产业发展,推动区域内产业协同和价值链提升。
二、用好自贸区现有的财税优惠政策
自贸区部分行业的所得税降低到了15%,远低于全国的25%,而新加坡、韩国、德国等自贸区企业所得税税率都在15%-17%;这一税收优惠本身就能吸引部分产业公司在自贸区设厂,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上下游关联企业,积极宣讲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给予其招商引资的奖励政策,及时解决现有财税优惠政策在自贸区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执行中面临的困难,增强政策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自贸区是制度创新的高地,要结合区域内的发展实际状况,在符合国家税制改革和国际惯例的条件下,对自贸区建设发展中有利的财税政策(境外股权投资以及离岸人民币业务等),及时向中央申报,为自贸区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三、用好中韩贸易的区位优势
用好中韩贸易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互补优势,推动区域内产业协同和价值链提升。放大政策叠加优势,建设好中韩(烟台)产业园和中韩现代服务业融合中心,构建中韩跨国产业生态链。在智能装备、半导体、生物技术、医疗养老等领域加强自日本的技术引进、产业合作和项目共建。推动建立中日韩跨国产业联盟,推进中日韩跨国技术链、产业链和服务链优势互补。瞄准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培育和壮大产业基础,形成化工新材料、消费电子、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十大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整体价值和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
四、推动贸易转型升级
搭建贸易型总部企业的集聚发展平台,加大服务贸易的承接比例。加快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国际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鼓励互设海外仓、充分发挥先进制造的产业优势和“三港一站”的交通优势,整合通关口岸业务、创新海关监管模式,促进口岸快速通关,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重点推进中日韩海关间经营者(AEO)认证合作,在风险可控基础上,实施班轮卫生检疫“电讯申报、无疫通行”监管模式。搭建贸易型总部企业的集聚发展平台,加快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塑造区域国际贸易新优势。大力支持自贸区各类信息平台建设,加大对自贸区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快自贸区的5G覆盖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络,推动自贸区内跨境电商、大数据、电子政务、云服务等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和结构优化。
五、加强自贸港内的体系化的配套政策
各国自贸区(港)都有独具特色的政策配套措施,各种产业发展基金、金融政策、贸易投资补贴、税收优惠等共同构成了各国自贸区(港)贸易政策体系。在烟台自贸港制度创新过程中,即要对标国际通行的投资规则、贸易规则、金融规则等与国际接轨,又要根据我国自贸区政策发展的实际情况考量,把烟台自贸港建成投资贸易便利、监管公平、规则透明、营商环境自由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港。
六、完善国际物流网络和物流节点建设
依托海运、铁路、航运及中转联运的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快递、仓储等设施,形成以烟台为区域核心,覆盖山东地区、辐射东北、华东地区联结国际的物流网络。依托烟台的航运优势,推进专业物流发展,重点推动化工品、油品、农牧产品、海产品冷链等专业化物流中心建设,提升跨境物流的服务功能。
七、通过金融机构加大为实体经济赋能
创新发展金融科技和金融创新,推动金融机构对区域产业经济的支持。鼓励和支持烟台自贸区内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信托、股权基金、直接上市融资、金融租赁、保理业务等市场化手段募集资金,为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产业资本的发展和产业链的集聚。在烟台开发区现有金融机构的基础上,重点推动华海保险总部、瑞银信金融广场、业达基金谷和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基地建设,推进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胆创新,推动金融创新、集聚金融资源和完善金融生态。
八、在金融改革方面要紧盯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
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是重中之重,包括跨境资本流动、利率市场化、外汇兑汇管制、汇率市场化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分账核算风险审慎管理细则》是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指导。如何在开放金融市场和控制风险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对于烟台来说,最好的策略是跟随上海而不是盲目创新和畏缩不前。
九、支持自贸区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完善兼具记录、查询、共享功能的政务、司法、行业、企业乃至个人信用平台等,搭建烟台自贸区社会信用体系乃至整个烟台市的社会信用体系,逐步提升区内良好诚信环境,增强自贸区信息服务能力,也是扩大自贸区内金融授信的重要手段。
十、探索海外融资的PPP模式
探索海外低成本金融资本对自贸区内公共服务领域的PPP模式投资。国际资本的贷款利率相对国内要低很多,同时需要安全性较高的资产项目;可以通过引入外资的方式,来投资自贸区内收益稳定、投资规模大、技术成熟的政府采购或公共服务项目,如市政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保障房建设等。
十一、发挥商业保险在自贸区经济中减震和稳定的作用
从各自贸区的发展和导向来看,将商业保险作为服务自贸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职能,鼓励探索有特色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根据烟台自贸区的定位来看,发挥保险在自贸区经济中的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职能更为适合;通过丰富的保险投资工具,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领域,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大型基建,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股权投资和金融产品创新,推进金融混业的试点。大力发展专业性服务机构,引进中资、外资保险经纪、保险代理等中介机构及风险评估、法律咨询等服务机构,配套支持保险业发展;培育再保险市场,支持在自贸区内设立再保险机构。
滕涛、高延君、战岐林、江强
山东工商学院自贸区研究院
2019年11月11日星期一
内部研究资料请勿引用外传
山东工商学院自贸区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电话:0535-6904147传真:0535-6904147
投稿邮箱:zhanqilin@sdtbu.edu.cn
免责声明:所有资料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研究院无关,涉及版权请联系本研究院。